最近看了一个纪录片,讲的是“工作时长”这件事。里面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,1930年,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做出了这样的一个预测:到了21世纪,居民经济水平会达到非常富有的程度,以至于我们每周只需要工作15个小时。凯恩斯认为,随着我们变得越来越富有,多增加的钱对我们来说越来越没有价值,然后我们最终会达到“追求更多钱已经没有什么意义”的阶段。在今天来看,全球可能只有极少数发达的国家实现或者接近了这个水平,比如冰岛已经实现四天工作制,瑞士的最低时薪高达160元人民币。当然大多数的地球人还是要每周工作五天,每天工作八小时。部分国家还有996工作制,甚至需要更长的工作时间。其实仔细想想,很多人每周工作两三天,就可以满足自己基本的需求了。毕竟在地球上,只有人类需要工作,其他的野生动物都不需要无休止的工作,它们有食物,有窝,能繁衍后代就满足了。为什么大家永不满足?有人说这是资本在背后操纵。还有人认为, “无止境地追求更多”是人性的一部分。其实呢,如果工作时间越长,我们的财富越自由,灵魂越自由,那工作时间长点没什么问题。问题是,现在很多人每天辛苦劳作,但是生命体验反而更差了,精神负担也更重了,甚至负债累累,人也变得抑郁了。这些人追求的是更好的物质,但是结果往往是,物质没追到,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成了一片废墟。原因就是他们进入了一个死循环,一个圈套,一个局。但是想要逃出来,却是极难的。因为高手设计的物质游戏,都是阳谋,对于普通大众而言,你买或是不买,都让你难受。这类物质游戏,你一旦入局,就成了拉磨的驴,你的灵性与野性就消失了。这玩意一旦消失,就如同老虎拔掉了爪牙。那么到底该如何破局?一般来说,普通人会有3种应对措施:

① 积极投身到内卷游戏中,不断提升竞争力。比如,你读硕士,我就去读博士。你一天工作10小时,我就工作12小时,看谁狠。当然,鸡娃方面也不能输给别人,你花300w买了学区房,我就花500w买更好的学区房,没有实力全款,贷款也要上!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我苦几十年算什么?
② 彻底躺平,无欲无求,把自己所有的需求降到最低。只要我躺的足够平,资本家就收割不到我,什么买车买房结婚,跟我都没关系,老子也不在乎了,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。有那个钱我买游戏装备、买皮肤他不香吗?
③开始追逐玄文化。比如,在情场竞争失败了,在职场上竞争失败了,从此就一蹶不振,开始对所有的人事物都失望了,于是去学习国学,学习佛学,学习 “放下”。其实呢,这些途径都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,你的灵性和野性不仅不会被唤醒,而且会被进一步压制,你的生命体验会越来越糟糕,越来越没有掌控感。
那么怎样做才能找回自己的灵性与野性?
我给大家提3条建议,只要你吸收了,认真去执行,保证你的人生会“有如神助”。

1.不要被虚无的东西束缚住。

开窍的人,对虚的东西都不会太在乎,尤其是限制人、捆绑人、毫无意义的东西。他们身轻如燕,永远进退自如。而不开窍的人什么都在意,活得太累了,最后就把自己搞废了。比如,有穷鬼同事叫你去吃火锅,去吃烤肉,边喝酒边吹牛比,一吹就是四五个小时,这种饭局不要去,纯粹是浪费时间。吃的东西有优质蛋白质、有蔬菜就够了,再多的调味品和营养都是负担和毒药。再有,刚参加工作那几年,会不断有人来收割你的礼金。他们结婚、生孩子都来叫你,不仅仅会把你仅有的试错资本收割掉,还会让你的脑子进入一种蠢猪一样的状态。我之前说过一个很残酷的观点:这个世界上99%的人都是不值得结交的,在他们身上哪怕投入1分钟的时间我都觉得是罪过,是极大的浪费。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,是没有梦想、没有资源、没有正事可干的。这些人包括你的绝大部分同学、绝大部分同事、绝大部分发小,甚至可能包括了你的亲人和家人。没事就参加这些人的生日和婚礼————说明你的时间也不值钱。很多傻狗特别有意思,偶尔发个朋友圈,说在参加朋友的婚礼,或者在参加生日宴会。字里行间他还很自豪。其实他自己没钱,他朋友也没钱,完全就是社会底层之间的互相抱团取暖,然后聊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,他居然还感觉很光荣。如果你真的想拓展人脉,你也应该去结交高质量的人际关系,而不是跟底层没有任何追求的人去称兄道弟。因为跟底层的人待时间长了之后,你会对世界产生重大的误判。他们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侵蚀你的大脑。在县城生活,他们会跟你说,北上广深很恐怖,房租都五六千。实际上那里收入几万块的人一大把一大把的。如果你在工厂或者公司里打工,周围人都说创业很恐怖。实际上,世界上的富人几乎都是创业者。

2.多给自己的大脑吃优质信息

很多人都知道养生,吃的很健康,很营养。但是他们不知道,大脑也是需要进食的,需要吃优质的思维,需要吃有营养的信息。很多人都做到了看到某种食物就知道是垃圾食品,但是他们却不会识别垃圾信息,反而却吃的津津有味。比如看新闻,刷短视频,追剧,跟穷鬼朋友吃饭聊天。其实呢,精神食粮比美食好吃多了。之所以有很多人愿意花几百块钱、花一千元进我的付费社群,是因为他们清楚,吸收到我的思维,那种享受比吃一顿高档餐厅的牛排要爽多了。物质层面的享受是很容易达到天花板的,但是精神维度的成长是永无止境的。你看那些身处决策层、思维能力发达的人,他们每天都在搜罗书籍、看行业报告、看行业纪录片、参加社群、寻找跟高人接触的机会。因为他们做的每一个英明的决策,背后都是大量的优质精神食粮和犀利的思维方式喂养出来的。

3.探寻自己的内在世界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,我们需要做的是顺势而为,而不是逆天而行。我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,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大学毕业,这段时间我们吸收的信息基本都是外界投喂给我们的,包括父母、学校和xx,我们选择的余地不大。他们让我们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,我们基本上跑不掉。当然,在大学里如果一个人的探索欲非常强,还是有可能学会独立思考的。第二阶段,就是进入社会摸爬滚打这几年,大概在23岁-30岁之间。这个阶段是实战阶段,我们会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,然后不断填充、补齐我们欠缺的知识和经验。这个阶段我们要多探索,大胆尝试,不要让自己的好奇心停下来。我在公众号里写过,我特别推荐年轻人多跳槽,最好国企、私企、外企都体验个遍,打工者、自由职业者、老板都尝试一下。如果可能的话,落后国家、发展中国家、发达国家都去转转,你的格局和见识才会慢慢打开。只有你的格局打开了,你才能认清是谁在给你布局,谁在让你当那个拉磨的驴。第三阶段,就是过了30岁之后,就不要总是去向外求了,而是要不断整理30岁之前得到的东西。对于自己的知识结构、性格、特长、思维方式,应该有了一个通透的认知。我一直坚信,世界是主观的,我们的认知就是我们的世界。30岁左右,自己的认知已经成型,以后的岁月里也只不过是向这个认知模型里进行填充。很多人,30多岁了还在向外寻求,那么他一定会越来越迷茫。一旦你开始梳理自己的内在世界,做任何事情都顺势而为,你会发现自己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,这时候你的灵性就开始显现了。
文档整理属实不易,若此文确实帮到您,可以给博主打赏支持一下,让博主知道这个文档真的有用,也有更多动力去坚持做这件事!您的一点心意就是对博主最大的物质和精神奖励!触摸或点击此处进入捐赠赞助页面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