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普通人,长相差别不大,智商差别不大,但是在进入社会5年之后、10年之后,处境却千差万别。有的人依旧拿着几千元的薪水,而有的人已经年入几百万了。经历不一样,思维方式也不一样,自然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。要知道,普通的上班族,真正独立思考的机会很少。在班上的10个小时里,需要执行上级完成的任务,闲暇时可能会刷刷短视频,跟同事玩两局游戏,扯扯淡。下班之后跟朋友聚聚餐,周末躺在家里睡觉,或者跟同事、男/女朋友出去闲逛。真正静下心来看书、思考的时间极少。而不思考的代价非常大,可能让人在几十年里一直原地徘徊。

那么,该如何养成“深度思考”的习惯呢?我根据自己的经验,总结了5点,分享给大家:

① 吃亏之后才会反思。人类这种动物都是很贱的,不撞南墙不回头,不吃一堑不长一智。比如,一个本来非常热心的人,突然变得冷漠了,不用奇怪,他可能吃亏吃到一定数量,量变转为质变了。因为突然有一天他发现,自己整天帮助别人,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说他好,反而多了几个仇人。我之前在《帮人成仇》这篇文章里面也写过这个话题。吃过亏之后,才会思考一个道理:并不是我对别人好,别人就一定记着我的好。很多人其实在这个方面,还不如一条狗知道感恩。再比如,不要轻易去做公司法人,不要轻易把身份证借给别人办理各种证件或者担保,亲爹妈、亲兄弟姐妹都不能借。他们可能没有害你之心,但是他们可能是蠢货啊。蠢货比坏蛋还要严重。只有经历过这些、吃过亏的人,才会思考“个人隐私”“个人信用”“感情”这些词语的真正含义。

② 增加优质独处的时间我说的独处,不是让你不合群,而是说,你每天最好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安静的、不被打扰的时间。你可以读读书,也可以冥想,思考一下最近一周、一个月自己做了哪些蠢事和明智的事。反思过去,很可能会让你在未来做决定时更加英明。走路、看风景也是不错的选择,比如选择一条安静的小河,在河边漫步;或者在林荫小路上踱步也可以。眼里的世界清静之后,我们的心也会清静下来。心一旦清静下来之后,自然脑子就灵光了,迷雾也会消散。

③ 输出倒逼输入、倒逼思考我每天都要写一两千字的内容,这些也不都是来源于我的经历、我的想象和我的大脑储备。其中很大一部分灵感,都来源于我摄入的知识,以及大脑的思考加工。比如,我想写“如何才能深度思考”这个话题,我自己先列几个提纲,然后再去YouTube 和知乎上去参考一下其他大佬是如何深度思考的。然后,我再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,以及有共鸣的地方,把他们的知识体系内化成我自己的。最后你会发现,我写的东西之所以比较有深度,能打动人,能帮到人,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我有“每天写1500字”这个习惯。如果没有每天更新文章的责任和压力推着我,那我可能早就躺平了。写文章多累啊,眼睛难受,颈椎难受,胳膊也酸。还是躺着舒服。但是如果我真的这样做了,大家也就见不到今天的我了,我可能还是个穷屌丝。所以,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思考更加有深度,思想更加有价值,一定要养成一个每天输出的习惯。写文章、发动态、录音频、录视频、做直播都可以。可以这样说,输出这个动作,是一切有价值思想的源泉。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。

④ 屁股决定脑袋当我们的身份升级之后,思维自然会跟着提升。比如,你开了一家小公司,雇佣了两个员工,这时候你自然会学习和思考“管理”的学问。而打工者学习管理学,一点用都没用,思考再多也是浪费时间。比如,你之前没有粉丝,是个光杆司令,现在有5万粉丝了,你自然会思考如何运营粉丝,如何通过ABC这三种方式来进行粉丝变现。比如,你和你的同学都在讨论,是去大城市好还是留在老家好,你们即使讨论3天3夜,也都是纸上谈兵。只有你买了到北上广深的机票,到了那里,租了房,开始投简历,这时候你的经验、你的反应、你的思考,才真正开始起作用。或者可以这样说,在你的物质世界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之后,你的思考才能真正有价值。总之,物质决定意识的比例更大一些,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。放手去干,去试错,即使稀里糊涂坐到那个位子之后,再思考怎么调整和适应,也比思前想后不敢去做强一万倍。所以说,如果你的位子、地域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,你光是坐在原地冥思苦想也是徒劳。树挪死人挪活,你的身体动了之后,脑子自然就会开始转动。

⑤ 让自己的阅历丰富起来老祖宗说过: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阅人无数。所以,读各种各样的杂书很重要,会让自己思维更加包容,不会轻易陷入一个死胡同。行万里路就更重要了,比如,之前我写了一篇介绍菲律宾的文章:那些去菲律宾留学的人。我知道,没去过菲律宾的人,对这个国家的偏见一定非常大,但是去过的都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。所以,去没去过这个国家,基本上就决定了你对这个国家的认知。如果你仅仅是从互联网、从新闻里了解这个国家,那么一定有非常深的偏见和误解。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的国际化思维如何,那你就看他去过多少个国家就行了,去过的国家越多,思维的国际化、全球化越清晰,而且看待 zg也越来越客观。那么他做出的决定,自然就更加明智,更加有智慧。

最后说说阅人无数,其实销售、理发师、按摩师、小姐这类职业,接触的人多而且杂,他们看人可能比大学教授还要准。基本上看你的着装打扮,然后再跟你聊几句,就把你看透了。

文档整理属实不易,若此文确实帮到您,可以给博主打赏支持一下,让博主知道这个文档真的有用,也有更多动力去坚持做这件事!您的一点心意就是对博主最大的物质和精神奖励!(触摸或点击此处进入捐赠赞助页面👌)